鲤鱼

鲤鱼是亚洲的一种淡水鱼,其肉质细腻,鲜嫩可口,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等功效。
鲤鱼,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富含钾和磷元素。鲤鱼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十几种游离氨基酸,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组织蛋白酶、肌酸(一种辅助为肌肉和神经细胞提供能量的有机酸)等。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
营养成分
鲤鱼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钙、磷、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下面是鲤鱼的营养成分表:
功效作用
1、护视力
鲤鱼的视网膜上含有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也能预防视力下降,提高视网膜功能,有利于减少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
2、消水肿、通乳汁
很多水肿的发生,是因为身体里蛋白质含量低,需要补充蛋白质;乳汁不通常常是因为缺乳,需要补充蛋白质、铁、钙、脂肪等营养。鲤鱼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同时它还含有较多的铁、钙、脂肪等营养素,因此鲤鱼有消水肿和通乳汁的功效。
3、预防心血管疾病
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选购方法
市面上的鲤鱼大多为活鲤鱼,而且活鲤鱼口感更为鲜美。
1、活泼度
选择鲤鱼的时候,要先注意看鲤鱼的活泼度,如果鲤鱼的活动能力很强,说明其身体强壮,肉质也会很新鲜,吃起来口感更好。
2、鱼眼
鲤鱼如果是新鲜的话,眼球会十分饱满、凸出,特别是角膜透明而且清亮,富有弹性。
3、鱼鳃
新鲜鲤鱼的鳃丝是很清晰的鲜红色,假如鲤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说明鲤鱼不新鲜。
4、鳞片
鲤鱼的鳞片如果很亮,而且和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说明鲤鱼比较健康。
5、肉质
新鲜鲤鱼肌肉坚实,很有弹性,用指头压一下,鲤鱼身体的凹陷会立即消失,而且鲤鱼的肌肉切面有光泽。
6、没有伤痕
鲤鱼的身体没有伤痕,通体颜色一致,这样的鲤鱼才健康,而且新鲜鲤鱼的腹部正常平坦,不会有膨胀和肛孔白色的现象出现,身体也没有凹陷的地方。
另外,注意鲤鱼身上的黏液必须是透明的;淡水鱼有土腥味的,但是没有其他味道,要注意有无腐臭气味。
储藏方法
家庭购买鲤鱼,如果无法当时吃或者吃不完,可以选择下面的储藏方法:
1、活鱼保存:
(1)蒙眼法:
将浸湿的薄纸片贴在鱼的眼睛上,可以使买回的活鱼多活三四个小时。
(2)麻醉法:
在活鲤鱼的鼻孔里滴上一两滴白酒,然后把鱼放在通气的篮子里,上面盖一层湿布,两三天内鱼都不会死去。
(3)水养法
如果用自来水存养,盛装活鱼的容器要透气,水不要随放随用,最好隔日再用,每天换水一次,活鱼至少可存活1个月左右。
食用方法
鲤鱼营养丰富,既可以作为药膳调理身体,又可以作为普通食材让人大饱口福。鲤鱼肉质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高温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分解,易于吸收。有人会将鲤鱼油炸,要注意炸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这样容易使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饱和脂肪酸或者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1、黄芪鲤鱼汤
原料:鲤鱼、生黄芪、赤小豆、莲子肉、芡实、砂仁。
做法:
(1)用纱布做一个口袋,将原料包起,浸泡10分钟~15分钟。
(2)将葱白切段,生姜切片。
(3)将上述食材放入锅内,加适量水,与鲤鱼同煮,不添加盐及其他调味料。
(4)待水开后文火煎煮1小时~2小时,鱼汤煎至100毫升~150毫升为宜。
2、糖醋鲤鱼
食材:鲤鱼,湿淀粉
做法:
(1)鲤鱼去鳞、内脏、两鳃,鱼身两侧每2.5厘米改刀,提起鱼尾使刀口张开,料酒、精盐撒入刀口稍腌。
(2)清汤、酱油、料酒、醋、白糖、精盐、湿淀粉兑成芡汁。
(3)在刀口处撒上湿淀粉后,放在七成热的油中炸至外皮变硬,移微火浸炸3分钟,再上旺火炸至金黄色,捞出摆盘,用手将鱼捏松。
(4)将葱、姜、蒜放入锅中,炸出香味后倒入兑好的芡汁,起泡时用炸鱼的沸油冲入汁内,略炒迅速浇到鱼上即可。
禁忌人群
1、过敏的人
对鱼类、海鲜类过敏者不宜食用。
2、肝肾疾病患者
鲤鱼蛋白质含量丰富,过多摄入会加重肝、肾负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定量吃鱼。
3、感冒患者
蛋白质可促进机体代谢产热,摄入蛋白质后短时间内体内代谢效率提高,促进产热。鲤鱼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感冒发烧时食用,不但不能使体温降低,反而会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复。